2 术语——CJJ95-2013

摘 要

2 术 语

2 术 语

2.0.1腐蚀 corrosion
    金属与环境介质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其结果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并常可导致金属、环境或由它们作为组成部分的技术体系的功能受到损伤。
2.0.2腐蚀速率 corrosion rate
    单位时间内金属遭受腐蚀的质量损耗量或腐蚀深度。
2.0.3腐蚀控制 corrosion control
    人为改变金属的腐蚀体系要素,以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和对环境介质的影响,保障管道的服役功能。
2.0.4腐蚀电位 corrosion potential
    金属在给定腐蚀体系中的电极电位。
2.0.5自腐蚀电位 free corrosion potential
    在开路条件下,处于电解质中的腐蚀金属表面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即没有净电流从金属表面流入或流出时的电极电位,也称为静止电位、开路电位或自然腐蚀电位。
2.0.6防腐层 coating
    涂覆在管道及其附件表面上,使其与腐蚀环境实现物理隔离的绝缘材料层。
2.0.7防腐层面电阻率 coating resistivity
    防腐层电阻和防腐层表面积的乘积。
2.0.8漏点 holiday
    防腐层的不连续处,导致金属表面暴露于环境中。
2.0.9电绝缘 electrical isolation
    管道与相邻的其他金属物或环境物质之间,或在管道的不同管段之间呈电气隔离的状态。
2.0.10 电连续性 electrical continuity
    对指定管道体系的整体电气导通性。
2.0.11阴极保护 cathodic protection
    通过降低腐蚀电位,使管道腐蚀速率显著减小而实现电化学保护的一种方法。
2.0.12牺牲阳极 sacrificial anode or galvanic anode
    与被保护管道偶接而形成电化学电池,并在其中呈低电位的阳极,通过阳极溶解释放电子以对管道实现阴极保护的金属组元。
2.0.13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cathodic protection with sacrificial anode
    通过与作为牺牲阳极的金属组元偶接而对管道提供电子以实现阴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
2.0.14强制电流阴极保护 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
    通过外部电源对管道提供电子以实现阴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也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2.0.15辅助阳极 impressed current anode or auxiliary anode
    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并在阴极保护电回路中起导电作用构成完整电流回路的电极。
2.0.16参比电极 reference electrode
    具有稳定可再现电位的电极,在测量管道电位或其他电极电位值时用于组成测量电池的电化学半电池,作为电极电位测量的参考基准。
2.0.17汇流点 drain point
    阴极电缆与被保护金属管道的连接点,保护电流通过此点流回电源。
2.0.18测试装置 test station
    布设在埋地管道沿线,用于监测与检测管道阴极保护参数的设施。
2.0.19极化 polarization
    由于金属和电解质之间有净电流流动而导致的电极电位偏离初始电位现象,可表征电极界面上电极过程的阻力作用。
2.0.20阴极极化电位 cathodic polarized potential
    在阴极极化条件下金属/电解质界面的电位,等于自腐蚀电位与阴极极化电位值的和。
2.0.21阴极剥离 cathodic disbondment
    由阴极反应产物造成的覆盖层和涂覆表面粘结性的破坏。
2.0.22 阴极保护电位 cathodic protective potential
    为达到阴极保护目的,在阴极保护电流作用下使管道电位从自腐蚀电位负移至某个阴极极化的电位值。
2.0.23IR降 IR drop
    根据欧姆定律,由于电流的流动在参比电极与金属管道之间电解质内产生的电压降。
2.0.24通电电位 on potential
    阴极保护系统持续运行时测量的金属/电解质电位。
2.0.25断电电位 off potential
    断电瞬间测得的金属/电解质电位。
2.0.26杂散电流 stray current
    从规定的正常电路中流失而在非指定回路中流动的电流。
2.0.27干扰 interference
    由于杂散电流作用或感应电流作用等对管道产生的有害影响。
2.0.28排流保护 electrical drainage protection
    用电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把进入管道的杂散电流导出或阻止杂散电流进入管道,以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的保护方法。


条文说明

2 术 语
        本章术语主要从电化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出发,针对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对有关术语进行了解释,以帮助理解管道腐蚀与防护的科学概念。
2.0.4本术语中“电极电位”为与同一电解质接触的电极和参比电极间的电压。当没有净电流从金属表面流入或流出时,腐蚀电位即为“自腐蚀电位”;当有净电流从金属表面流入或流出时,腐蚀电位即为“极化电位”(有净电流流入金属表面为阴极极化电位,有净电流流出金属表面为阳极极化电位)。无论是阴极保护电流还是杂散电流,都会引起腐蚀电位偏离自腐蚀电位。不管是否有净电流(外部)从研究金属表面流入或流出,本术语均适用。
2.0.5在腐蚀行业中常称之为“自然电位”,从腐蚀学理论出发称之为“自腐蚀电位”。
2.0.19通常只解释为由于金属和电解质之间有净电流流动而导致的电极电位偏离初始电位现象,即只解释什么叫极化现象,本条文中增加了“可表征电极界面上电极过程的阻力作用”,即将极化现象所揭示电极过程的本质加以强调,对理解“极化”十分重要。
2.0.20在本规程中的阴极保护评价指标是根据极化电位提出的,本规程中提到的阴极保护电位均指极化电位,不包含阴极保护电流或杂散电流引起的IR降误差。
2.0.23IR降使测得的电位值比实际金属/电解质界面的电位值偏负。IR降的大小取决于电解质的电阻率,也与埋地构筑物本身有关,构筑物如果带有覆盖层,覆盖层的电阻对保护电位的测量结果也有影响。测量管道保护电位时,应考虑IR降的影响。
2.0.25通常情况下,应在切断阴极保护电流后和极化电位尚未衰减前立刻测量。
2.0.28强调了排流保护本质是一种电学方法或物理方法,来改变管道的腐蚀电池结构,而并非是一种电化学方法。